随着健康理念的变换,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保健,定时参加健康体检,做到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体检中心近两年来积极开拓新项目,增加体检设备和内容,为前来体检的人们提供了非常具体而又实用的建议。尤其是最近开展的相关胃功能检测项目,为早期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资料显示,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相比欧美人,中国人更易患胃癌。但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达90%。其发病率与人种遗传性,饮食中烧烤、腌制类食物吃得较多,吸烟率高等因素有关,如高盐饮食的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或相对贫困地区的人群。从年龄上看,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五十八九岁,但患者从几岁到90多岁都有,其中最小患者年仅9岁。
那么,胃癌早期病变有哪些表现?
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是患胃癌的高危因素。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胃癌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有上腹部不适、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饱胀、嗳气,少数可能会有黑便或呕血。而一旦症状较明显,往往说明胃癌已进入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逐渐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可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有呕血及黑便等。
哪些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二是有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
三是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的患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胃功能检测查哪些项目和数据?
胃功能检测项目一般有以下五项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PGI/PGII)、胃泌素G-17、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PG)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亚型,PG的分泌水平可以较为**地显示胃黏膜的状态和功能,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PG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PG可以作为胃病筛查的生物标志物。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应用胃蛋白酶原Ⅰ/Ⅱ检测进行临床筛查,对胃部重大疾病尤其是早期胃癌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普遍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并和胃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检测人血液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是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依据。
胃泌素G-17:
可以反映胃窦部黏膜萎缩情况的血清学标志物为血清胃泌素G-17。血清G-17仅由胃窦G细胞分泌,对胃内酸度反馈灵敏。餐前和餐后的G-17联合检测,可全面反映胃窦部位(G-17水平降低)和胃体(G-17水平升高)的黏膜萎缩状态。因此,联合检测血清G-17、PGI、PG I/PGII比值及H .pylori抗体,可增加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度的**性。
轻轻松松做检查
血清胃功能四项是反映胃黏膜正常与否以及胃黏膜受损程度和受损部位、Hp治疗效果和预后观察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可为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感染、早期胃癌、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筛提供有效依据。
血清胃功能四项检测与胃镜检测相比,具有****,有效避免潜在的医源性感染,可广泛应用于健康人群体检,或作为不适合做胃镜人群的胃病辅助诊断等优势。
更多体检知识,敬请关注中康体检网( www.viptij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