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的临床意义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的原因有哪些?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浆脱落而来的,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样,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释放血 小板因子,促进血凝和血块收缩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研究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的临床意义是哪些呢?
大血小板比率的临床意义要PLT(血小板数)、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MPV(平均血小板体积)、P-LCR(大血小板比率)综合考虑。
大血小板的比率增高,说明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碍,成熟度降低。可以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系细胞白血病(M7型)等疾病。结合临床情况,为了确诊建议做一个骨髓穿刺。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变化
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 恢复。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 ,冬季高。妇女月经期前后血小板会降低,经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 后又逐渐升高。
2、病理变化
①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型血小 板比率偏高急性失血、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 粒细胞性白血病。②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再生性贫血、放射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 药物引起。
更多体检知识,敬请关注体检指南栏目(www.viptijian.com/zh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