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一、骨质疏松病因
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⑴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⑵妊娠、哺乳。
⑶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⑷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⑸肝脏病。
⑹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⑺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⑻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
⑼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
⑽类风湿性关节炎。
⑾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⑿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二、骨质疏松症与运动
1.运动方式介绍
①有氧运动:包括走路、跑步、骑车、有氧操、球类运动、体操等。这些运动适合任何年龄,它比力量、耐力或非负重训练更有效。
②力量训练:剧中5在各种类型的运动中**有保护意义。
③抗阻训练:训练包括全身主要的肌群,这样才能作用到四肢。
负重和抗阻训练可以帮助骨重建,是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
2.运动锻炼时间每次至少30-40分钟,每周3-4次。对于从未参加过锻炼者,开始可以每天锻炼10 分钟,逐渐每隔1次增加5分钟,直至达到既定目标。也可以把每次的训练分隔成几段来完成。
三、注意事项:
①参加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健身锻炼能产生维持和增加骨量的作用,但不会一劳永逸,要想维持较高的骨量或延缓骨量的丢失,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
②锻炼的形式以有规律的负重锻炼为主,如步行、爬山等。其目的在于增强肌力,延缓或阻止骨量的丢失,恢复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
③长期卧床患者,应以被动运动为主,维持关节活动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④中等强度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锻炼可从小强度活动开始,逐渐提高强度,并将运动的时间延长至30~60分钟。
⑤运动一定要小心,注意避免跌倒造成骨折。